□堂吉偉德
  北京市民政局負責人日前表示,未來考慮邀請居民和社區單位為政府職能部門考評打分,作為幹部晉升的重要依據。針對當前監督主體倒置、監督機制不完善、監督職能流於形式等問題,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要完善街道辦事處監督評價職能,定期組織轄區單位和居民代表對專業管理部門派出機構工作情況進行考核評價和民主評議,及時將考評結果和居民意見反饋至區(縣)績效考核部門。 (12月7日《京華時報》)
  全國上下正在開展治理“為官不為”現象的活動。實施“八項規定”以來,加大了治理四風,清理紅包和濫發錢物獎金等亂象的力度,但一些公共服務機構“庸懶散浮拖”現象仍然存在,一些人認為只要不占不貪就不是問題,於是得過且過混日子,不主動作為而是被動應付,不主動擔當而是推諉塞責。“很多事情是臉不難看了,事兒依然不辦,甚至是更難辦。”
  如何治理這種消極狀態,從根本上講,就是要改變時下監督主體倒置、監督機制不完善、監督職能流於形式等問題,真正發揮外部監督的作用。時下無論是目標考核,還是績效評價,或者是作風監督,都處於內部化和自我化的層面,什麼效能辦、目標辦、作風辦和馬上辦成立了不少,什麼“領導批覆”,都依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改變單純的權力自上而下的促進,讓公眾的評價和社會測評的結果,作為公職人員合格與否、優秀與否、稱職與否的標準,作為升職晉級的依據。當“居民打分”跟公職人員的前途和命運有了密切關聯之後,眼光向上的服務者和管理者,才會做到俯身向下。
  邀請居民和社區單位為政府職能部門考評打分,作為幹部晉升的重要依據,這應當是考核、選拔制度的一項重大轉變,也是堅持群眾路線,解決作風頑疾的重要一策。如果不能解決監管倒置和缺位的短板,讓公眾和社會監督發揮支撐作用,那麼就會出現內外監管的脫節,造成“腐敗官員優秀化”的現象——很多在坊間口碑很差,群眾印象不好的官員,卻往往在體制內被評為先進和優秀,被“帶病提拔”而不斷晉升。
  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動力,也是監督官員作風轉變的重要一員。讓人民群眾切實有效地監督公權力行使成為一種常態,是根治公共服務機構庸懶散浮拖的最好辦法。
  (原標題:“居民打分”倒逼官員有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p25hpdvu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